|
|
2025-02-28 阅读次数: 89 | |
2025年2月26日,学校美育、劳动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厚德楼220会议室召开。此次会议由教务处牵头组织。会议以“深化实践 构建新时代校园美育、劳育体系”为主题,召集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、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及师生代表进行共同研讨。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王志华出席会议并讲话。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江涛主持。 会上,教务处全面梳理了学校美育工作进展。目前,学校已构建“公共美育课程+专业美育课程+美育实践课程”三维体系,开设《传统手工拼布艺术》《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》《乐之秋白音乐党课》等特色课程,覆盖全校学生。近三年,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斩获奖项30余项,其中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、江苏省高校设计作品展一等奖等成果亮眼。此外,学校引入北京大学《艺术鉴赏》、上海音乐学院《流行音乐导论》等优质网络课程资源,并建成高标准艺术教室、实训室等硬件设施,为美育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撑。 劳动教育研究中心聚焦实践育人,提出2025年将重点开发生产劳动、服务性劳动及创造性劳动课程,联合企业、社区共建多样化实践基地,探索虚拟实训平台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。师资队伍建设方面,计划通过专题培训、实践指导等途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,同步完善教材编撰与教学资源开发,推动劳动教育从“课堂”向“社会”延伸。 会议讨论环节,各学院及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践建言献策。艺术学院提出将“专业美育与通识教育深度融合”方案,文旅学院分享了传统文化与专业美育结合的创新案例,汽车学院探讨了学科交叉视角下的美育探索路径。针对劳动教育,与会人员聚焦资源优化配置、实践基地长效管理、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完善等问题,提出整合校企资源、加强过程性评价等建议,为劳育工作的提质增效提供新思路。 王志华讲话。他强调,美育与劳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,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要创新形式补短板:利用数字化手段丰富教育载体,提升学生参与度,推动虚拟实训平台建设,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性;二是要理顺管理机制,加强部门协同,形成美育、劳育工作合力;三是要对标考核促落实:完善课程体系与评价指标,确保育人成果可量化、可追踪。王志华指出,此次会议既是阶段性成果的展示,更是深化改革的动员令。学校将以“五育并举”为导向,持续优化育人体系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。 |
|
【打印】 |